索引号: WD8301000-2025-008 发布机构: 区交通委
生效日期: 2025年02月28日 文 号: 嘉交[2025]9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员会

嘉交[2025]9号

嘉定区交通委员会关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员会

根据《上海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沪环督〔2024〕123号)中明确的“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制度”要求,现结合《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报告如下: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交通委的工作指导下,嘉定区交通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交通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党组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认真学习《习近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观看《生态文明新时代:万物和谐的美丽新世界》《2024年上海市生态环境警示片》,引导领导干部明晰工作目标和要求,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监督检查,形成责任联动、有机协同的工作格局。

2.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员,明确联络员制度,设立专项工作组。专项工作组结合交通行业实际,梳理问题清单,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

3.精心部署安排,确保执行到位。主要领导召开迎接新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了区生态环境保护迎检动员会议精神,部署区交通行业迎接新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分管领导分别召开码头工作布置会、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宣贯会、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再布置工作会等,对具体工作进行布置落实,确保牵头负责的行业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有序推进。

二、强化行业监管,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1.探索绿色低碳出行模式。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覆盖率达80%。持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实现公交站点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1.4%。推进公共交通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合理配置小型化公交车辆,推动公共交通绿色转型。试点园区班线、就医线等特色定制客运模式,落实公交适老化服务,提升市民群众公交出行满意度。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推进停车治理现代化。完成11条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和3处停车场(库)实施错峰共享,开通错峰共享线上“月结”功能,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落实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公共停车场(库)智慧化改建及道路停车收费路段高位视频智慧停车设施建设,为市民群众便捷停车开启新模式。提升慢行交通体验。积极推进B+R提升项目,在重点区域试点实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精准投放。不断完善道路桥梁慢行网络,通过新建林下步道、桥下空间、广场慢行、口袋公园建设提升打造慢行融合空间,提升市民慢行感受度。

2.推进交通工程文明施工。加强在建工地施工监管。制定印发本区交通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细则,着力推广市交通委智慧监管平台,推进建设工地建筑垃圾管理视频设备安装,深度融合信息化手段,推动现场管理网格化、精细化。督促施工单位将隔音、降噪、防扬尘措施落实到位,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调整施工工序,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移动声屏障等方式,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做好道路扬尘和路面保洁。强化日常道路巡视频率,加强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及覆盖面,严控道路扬尘。及时修补破损路面,确保日常小修维保项目工完料清场地净。定期考核养护单位,引入养护监理机制及保洁车辆GPS轨迹记录等技术手段,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整洁的出行环境。

3.推动运输行业转型发展。推进老旧运输车辆更新。完成本区老旧货运车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报废更新及本区货运企业新购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补贴工作。协调区内13户重点运输企业落实秋冬季节重点时段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走访调研重点运输企业,鼓励区内规模以上货运企业向高端物流领域转型,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结合“锋刃”系列违法超限运输和“跑冒滴漏”专项行动,在辖区内国省干道、在建大型工地周边主要道路开展易扬撒货物车辆“跑冒滴漏”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建筑垃圾处置消纳执法检查21次,立案查处“跑冒滴漏”违法行为1起。持续强化危险品行业执法监管,全年检查危运企业131户次,立案查处48起。

4.开展船舶码头污染防治。推进码头环境综合治理。对全区码头开展全量化复盘评估,形成一码头一方案,牵头开展嘉定区码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通过分类治理、精准施策、严格审批、强化执法,提升本区港口码头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区域内码头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推进码头岸电建设使用。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船舶用电3634艘次,完成市级年度岸电设施应用尽用的既定目标。实施船舶污染物接收。依托市级内河水域巡游式流动接收项目设置流动接收船舶,巡回为沿途停靠的内河船舶提供污染物接收服务;设立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点,全年24小时提供船舶污染物接收服务。开展船舶用油检测。结合船舶现场监督检查对到港船舶开展燃油检测,2024年检查船舶847艘次,燃油抽检768艘次,含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行业环保良好氛围

1.深化企业环保宣贯力度。按照市、区两级关于港口码头行业工作文件精神及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求,组织辖区港口企业召开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动员会,督促企业巩固整改成果,树立法律意识。定期举办船舶港口污染防治专题宣贯会,引导企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推进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有效闭环和长效管理。

2.实施预警提醒机制。根据市、区两级空气重污染预警信息提示,及时督促易扬尘码头企业在重点时段做好扬尘污染防治,指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加强重点区域清扫,渣土码头停止夜间出土作业和运输,扎实做好交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拓宽群众性宣教渠道。依托“3.25”内河安全警示日等重要节点,深入码头、社区、商圈等公共场所,开展群众性环保宣教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推动交通领域环保理念入脑入心。

 

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员会

                             2025228

嘉定区交通委员会关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题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