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D8301000-2020-004 发布机构: 区交通委
生效日期: 2020年01月20日 文 号: 嘉交〔2020〕7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员会

嘉交〔2020〕7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1-20 浏览次数: 【字体:

委各直属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员会

                                                                                                                  2020年1月20日

 

 

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

及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

 

根据嘉定区机构改革方案,区交通委于今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新组建区交通委,是区委、区政府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在市交通委的关心指导下,对做强做好全区交通领域规划,完善和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能力,充分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做出的重要决定。我委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强化专业规划引领,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强化省际互联互动,推进行业管理向精细化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目标。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规划引领,构建区域性立体交通网络

一是注重课题研究,做好技术储备。立足长三角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和上海西北重要对外交通走廊,结合嘉定区2035总体规划,重点开展“‘十四五’期间嘉定打造大交通体系、优化提升综合交通功能”等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系统梳理“十三五”期间工作完成情况、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十四五”计划任务。围绕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联合市级有关部门,从更高层面梳理考量嘉昆太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融合衔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问题;积极参与市人大嘉定代表小组“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嘉昆太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研究”专题调研等工作,为后续各项规划实施策略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全力配合对接市级部门,确保重大项目规划落地。积极配合推进嘉闵线、沿江高铁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嘉闵线在嘉定北部增设站点的建议,就嘉闵线在嘉定北站和嘉戬公路站之间增设站点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在市交通委的耐心指导下,我委联合区内相关部门、申铁公司及设计院等多次调研、专题讨论,最终在嘉戬公路站至城北路站之间确定了线路优化推荐方案并报市交通委及时掌握,这项工作推进中嘉闵线(菊园段)一在建工地因位于优化线路走向上,已经区政府专题会议决定暂停建设,目前该段线路技术上已具备增设站点的条件。北沿江高铁前期工作推进。北沿江高铁目前的规划线路走向基本与沪通铁路二期并行,途经我区华亭、徐行、马陆地区,今年4月以来,按照市交通委要求,我委会同区发改委、区规划资源局多次与市发改委、市交通委等市级有关部门以及沿江高铁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尽力协调完善沿江高铁涉及我区线路设计。关于动车所选址,目前市各业务部门的推荐意见与我区一致,推荐规划罗蕴河与S7之间的夹心地方案,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三是继续推进S5沿线节点优化方案研究。其中,陈翔路沪嘉快速路立交专项规划已由市交通委完成技术审查并报送市规划资源局审批,目前市级部门意见征询会已完成。沪嘉高速公路沿线路网提升专项规划正在推进中,后续将综合评估伊宁路、彭封路、横仓路沿线动迁条件,确定工作方案后,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二)着力补齐短板,完善交通路网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区区对接道路(临洮路跨吴淞江桥)、区内断头路(陈翔路下穿S5地道和裕民南路下穿G1501以及7条涉铁道路)建设。陈翔路地道已于11月18日建成通车。裕民南路地道和临洮路桥正在施工,于田路等7条涉铁道路铁路节点范围内已建成或正在施工,铁路节点范围外正在抓紧办理前期手续,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二是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已完成《嘉定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18-2022年)》批复,创建华亭镇为“四好农村路”示范镇,霜竹公路、北和公路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完成《关于推进嘉定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进嘉定区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三是推进重点区域道路建设。配合印象城商业综合体开业,积极推进5条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完善地区路网;配合新行政服务中心启用,针对已建成道路,研究通过车道渠化调整和交通组织优化调整,局部缓解节点交通拥堵。四是做好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在去年顺利完成第一届进博会嘉定区市容环境综合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2019年再接再厉,实施完成了金园一路(G2京沪高速-望淞路)、金运路(G2京沪高速-爱特路)、爱特路(华江公路-嘉闵高架)等3条道路维修整治工程。经过参建各方努力,于10月初陆续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按照进博会有关要求,加强该区域的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对区域内的区管道路进行每日全覆盖巡查,对发现的道路病害及道路设施的破损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更换,着力提升北虹桥区域综合环境面貌。

    (三)强化省际联动,推动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一是加快省界断头路建设。我区城北路(省界-霜竹公路)项目属于第一批实施的9条打通省际“断头路”项目之一,并纳入市重大工程予以推进。项目于2018年7月启动立项,2018年12月底开工。截至12月31日,道路主体结构已贯通,计划2020年上半年建成通车。二是加快推进长三角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开行。根据市交通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市与苏浙两省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的指导意见》(沪交运﹝2018﹞860号),结合嘉昆太三地群众出行需求,采用公交延伸的方式,开行4条(59路、60路、昆山C7线、浏华线)我区与昆山、太仓的公交客运衔接线路。三是开展沪苏毗邻地区交通水上联合执法监管。为进一步适应长三角地区水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新需求,全面加强省际水上交通联合执法,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处置能力,市直属海事处、嘉定区地方海事处、青浦区地方海事处与昆山市地方海事处、太仓市地方海事处、吴江区地方海事处签订《水上交通联合执法监管合作协议》,明确各方可在毗邻水域开展执法检查,发现突发情况或隐患问题开展联合应急救援和执法监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四)解痛点攻难点疏堵点,推进行业管理向精细化发展

    一是突出行业安全生产。建立健全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委会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明确委领导小组职责及各工作组职责,单独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科作为内设科室牵头协调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召开安委会会议,通报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加强“两客一危一公交”行业安全监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深化安全防范各项工作措施,同时做好重要时间节点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加强道路设施管养和监管,细化强化行业考核,加强对各街镇管养的道路及附属设施的行业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明确责任、落实处置措施和处置时限,确保道路设施安全完好。打好防汛防台硬仗。汛期,区交通委上下齐心协力,完善预案,压实责任,加大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下立交、水上运输、公共交通等,努力做到不留死角、消除隐患、保障到位,确保行业安全度汛。对于超强台风“利奇马”“玲玲”来袭时,暴露出的嘉松北路、老翔黄路等道路下立交和路面积水的顽疾,积极与市交通委沟通协调,研究进一步提升改造措施。二是突出绿色交通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行业的融合发展。2019年已实施2条新辟线路和13条调整线路计划;推进车辆购置和落实线路增能及延长末班车时间;嘉定公交全面实现智能集群调度管理,公交APP实时查询全部覆盖区内线路;加快推进新能源公交车辆应用,推进氢能源公交车示范运营。目前,嘉定公交有营运车辆815辆,其中新能源车607辆(纯电动车318辆,油电混合283辆,氢能源车6辆),占车辆总数的74.5%,在市郊中占比较高。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深化公交行业改革工作方案》,巩固第三轮公交行业改革成果。明确公交行业发展思路和目标,着力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公交行业成本规制约束指标和标准,完善公交企业运营补贴政策,加大对公交企业成本规制和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政府补贴、企业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挂钩,提升企业经营活力,促进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对渣土泥浆运输、危险品码头、航运和汽修企业的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针对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问题,依据法定职责,督促整改到位。在中央生态环境督查期间,共计收到交办件50件。其中:主办件31件,分别为:交通噪声投诉28件(26件高速公路交通噪声,2件为澄浏中路嘉戬公路交通噪声重复投诉);嘉朱公路扬尘投诉1件;码头扬尘、噪声投诉2件(其中立案处罚1件,处罚金额1万元整)。协办件19件,分别为:轨交11号线交通噪声投诉15件;汽修厂异味投诉3件;宝安公路上大型车辆交通噪声、尾气扰民投诉1件。结合“五违四必”整治,自2017年起,对辖区内不符合要求的码头进行关停或提升改造处理。我区码头企业由原来的146家减少至目前的50家,无证码头全部取缔。推进航道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结合已完成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争取年底做到“航道视频监控全覆盖,船舶动态监管全掌控”。三是突出行业综合治理。加强和规范道路停车管理,制定《关于规范和加强嘉定区收费道路停车场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理顺部门职责,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构建属地管理、分工合理、权责对等、监管有力的道路停车收费管理体制,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按照“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切实加大对各类行业乱象的治理力度。始终保持对非法客运高压严打态势,采用“5+2”“白+黑”“大行动周周有、小行动天天有”的方式,严查无证网约车、四轮机动车、克隆出租车等非法客运违法案件;加大货运行业挂靠问题的制约力度,通过在办理新增车辆时严查经营行为,辨别是否为挂靠车辆,从源头上杜绝因挂靠而引起的行业乱象。同时,加强宣传学习力度和线索排摸处置力度,共上报区扫黑办线索9条;调处区扫黑办流转线索10条,其中9条涉及货运车辆挂靠问题,1条涉及道路工程建设领域问题,调查处理报告已全部反馈区扫黑办。四是突出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双减半”要求。区交通委共有审批事项139项,涉及公路、公交、货运、港航等,按照“双减半”要求,平均减时间77.13%,其中当场办结情形54件;1383份材料已减少材料数795份,减材料比例达到57.48%,且基本实现落地。扎实推进“一窗通办”。通过“统一受理平台”接入事项办理业务,形成从受理到发证闭环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市交通委统一部署,全面梳理区级交通领域监管事项,形成监管事项清单和检查实施清单,并按照统一标准录入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惩戒“三位一体”的行业综合监督机制。

    (五)积极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工,细致做好两会办理及信访处置工作

    一是立足工作实际,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根据今年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区交通委结合交通管理工作职能,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开展工作。2019年,开展调研走访对象总数2514个,圆满完成全年走访计划量。其中:自身已整改32个、正在整改8个、解释说明16个、建议采纳15个、提交转办49个。二是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处置办理流程。由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和市级条线及区级平台信访分别由专职人员专门负责,理顺办理流程,明确办理要求和分级责任,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和答复。两会办理方面,区交通委承接人大建议与政协提案共68件,其中人大建议32件(主办件26件和会办件6件),政协提案36件(主办件20件和会办件16件),主要涉及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等。目前68件建议提案均已办结完毕,完成寄送、上传与正式发文工作。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共接到信访件14782件(其中:国家信访系统上海分系统130件、市交通委热线平台5617件、区联勤网格化信息系统9035件)。三是加强上下沟通,协调左右责任部门。区交通委就行业内突出问题如暴露垃圾、无主设施等问题,积极与区城运中心平台指挥人员沟通,从不同角度了解问题现状与问题存在的客观因素,探讨、协调、解决对长期存在问题的处理方式。


 

二、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

1、继续推进嘉定新城高速公路沿线路网提升等交通基础专项规划,为工程建设提供前期技术保障;为进一步缓解南门地区交通拥堵,继续开展叶城路、博乐南路、嘉新公路等拥堵路段交通疏解研究;同时推进2020年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综合交通发展相关规划等规划研究工作;做好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继续配合市级部门协调推进北沿江、嘉闵线等高铁、轨交、高速公路方面的规划前期相关工作;继续配合区级部门做好嘉定区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相关工作。

2、继续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工作。积极协调推进区区对接道路、断头路建设及省际对接道路城北路建设。紧紧围绕市级考核目标节点要求,争取于田路、裕民南路在2020年底前建成通车,临洮路桥主桥结构贯通,于塘路、百安公路、春浓路办出施工许可证并开工,外青松和安虹北路完成建设用地批准书,启动初设报批。

3、继续贯彻落实《上海市深化公交行业改革工作方案》,推进优化公交线网年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实施线路新辟和调整计划;推进车辆购置和落实线路增能及末班车延伸计划;排摸各街镇停车资源共享需求,实施创建共享停车工作;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会同江桥镇加快启动推进14号线配套公交枢纽建设,为全区公交线网优化及公交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基础保障。

    4、继续加强交通行业监管。道路运输方面,加强非法客运的整治力度,保障乘客合法权益;加强对公交、出租、“两客一危”等重点行业的执法监管力度,做好交通运输监管和处置突发应急事件工作,维护好辖区的交通运输市场安全稳定。水上运输方面,加强码头企业管理,进一步提高码头环保工作质量;做好新一轮港口经营许可证及岸线证的换发;进一步推进普通码头安全标准化工作,加强对辖区危险品码头的安全检查;绘制嘉定区内河航道电子地图,辅助航道行政许可管理,优化航道巡航与监管。设施养护方面,继续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加强道路、桥梁设施巡查,发现设施病害、缺损及时落实处置措施,使日常养护管理工作进

入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运作。